Search Results for:
在暴力循環中長大的小男孩
追溯童年最遙遠的記憶,我仍記得醫院的長型大廳,還有母親在照護我們的護士修女背後大叫,我當時患了佝僂病,為了矯正我那雙腿而住院。
那天我告訴媽媽,醫院的修女不肯將上個禮拜天她帶給我的包裹拿給我,媽媽知道後非常憤怒,因為她當時一定費了好多力氣,才為我買了這些糖果,媽媽當場把我從那些修女們的手中拉走,二話不說就帶我回家。
這就是為什麼我至今仍是弓形腿的原因。年少時,我必須不斷忍受這個殘缺帶來的嘲笑和愚弄,也常因輕微的跛腳而感到丟臉,特別是在青少年時期。 也因此,在我的記憶中,與他人的第一次接觸,就是不義與傷害,而這傷害肯定在我身上留下了永久的印痕。很可能就是因為這樣的經驗,讓我無法忍受今日在違建區、貧民窟和緊急收容中心裡,那些流著鼻涕的臉龐、那些用鐵器固定的雙腳,還有那些年紀輕輕就已傷痕累累的身體。
我的母親在修女背後喊叫,這並不讓我驚訝,我早已習慣了這些吼叫。在家裡,爸爸不時破口大罵,他常常打我大哥。讓我母親感到痛心的是,大哥總是用頭顱來抵擋爸爸的拳腳。他也常辱罵媽媽,我們一直生活在恐懼中。
很久以後,一直到我成年,一直到我分享了其他像他一樣的男人的生命,遇到其他處境與我相同的家庭時,我才理解到,我的父親是個受傷受辱的男人,他一生挫敗連連,所以受苦不已:他因為無法供給妻兒安全與幸福而感到羞愧。
赤貧的惡就在這裡,一個男人在面對這樣的羞辱時,不能沒有回應。而貧窮的男人,今日一如昨日,都是以暴力的方式來回應。
當時,對我這個小男孩來說,那種環境將我導入一種可怕的暴力循環中,暴力是回應每天遇到的各種障礙和困境的方法。而在我還沒意識到之前,一如我父親,暴力已成為我洗刷羞辱的慣用手法,而赤貧帶給我們的羞辱多如牛毛。
即使過了這麼多年,至今仍讓我感到驚訝的是:我的父母終日談錢,他們沒有錢,但卻不停為了錢爭吵。當家裡有一點錢時,他們又為了花用的方式起爭執。
不久之後,當父親離開我們,孤單的母親竟日與我們談的還是錢。每當她談到那些我們有機會交往的人時,她總是說:「他們很有錢。」堂區的那些神父,在她眼中是有錢人,甚至連街角那個小雜貨店老闆,在她眼中也是有錢人。不是因為母親心懷嫉妒,而是因為當一個人處於饑餓與缺乏時,只能寄望那些有能力填補匱乏的人。這種情況一直沒變,在我們所處的大城市邊緣的灰色地帶,所有的利益、爭吵和交易,最後總會回歸到錢的問題上。
在我還很小的時候,就已投入這片為糊口而奮鬥的戰場。當時我才四歲,就得帶著家裡那頭山羊去低地吃草。那頭羊養活我們:我剛出生的妹妹和我們其他幾個小孩。在帶羊去吃草的路上,我總會經過善牧(Le Bon-Pasteur)修女會會院的大門前,有一位修女偶爾會和我說幾句話。有一天,她問我願不願意擔任每天晨間彌撒的輔祭。那天是我生命中第一次受僱,對我而言,那真是一種僱傭關係,因為每天彌撒結束,我都可以得到一大碗咖啡牛奶、麵包和果醬,在節慶的時候,還會塗上奶油。另外,修女每個星期還會給我兩法郎的報酬,就是這兩法郎讓我做了決定。
就這樣,在五歲之前,我已經開始負擔家計。有將近十一年的時間,媽媽每天早上得叫醒我,好讓我趕赴七點的晨間彌撒。至少需要十分鐘,我才能跑到修院牆垣後面的小教堂。冬天總是很冷,漆黑的清晨也讓我感到害怕,但不論刮風下雨,為了讓媽媽每天都能收到四十分錢,即使睡眼惺忪、蜷著身體,有時甚至憤怒咆哮,我都得沿著聖雅各路,然後經過牧場附近那條偏僻又可怕的波爾特路,才能抵達修女們的修院擔任彌撒輔祭。我想,不能說我從未缺席過,但我整個童年的回憶幾乎都圍繞著這件事。
我們的飢餓一定令媽媽痛徹心非,她才會忍心將小小年紀的我,日復一日地推送到這條路上。我也一定感受到她的慌亂與不安,才會接受這項差事,而沒有變得乖戾,也沒有詛咒上天。
不久之後,我連中午也得往返這條路。因為我們當時是社區裡最貧窮的人家,所以每天中午一放學,我就會趕快再跑到修院,用飯盒或罐頭盛裝修女們吃剩的飯菜。乾豌豆、小扁豆、馬鈴薯,有時候會有幾塊肉,這就是善牧修女們給我的食物,不能忘記還有那一大塊麵包,那是我們一家人最主要的食物。
就這樣,為了讓家人免於飢餓,我青少年時期的每一天都被善牧修女們的生活、祈禱和食物所牽引著。
今天,每當我看到那些在垃圾堆裡撿破爛,或是跟在父親推車後面,正要上路去清理別人家地窖或閣樓的小孩時,我常常會想起自己的童年。他們穿越大街小巷,收集破銅爛鐵,而我則是去當輔祭,在修院門口等待食物。今日一如昨日,貧窮的孩子沒有童年,他們的雙腳才剛會站立,就必須開始分擔責任。
當然,就像今日所有的窮孩子一樣,我也曾玩耍嘻笑。當然我也有自己的秘密基地,有自己的冒險路線,還會和玩伴們一起想像在昂熱這個舊社區裡的一些迷宮走法。但是除此之外,還有這條每天不得不走的修院之路,這條童年的自卑之路,他們完全抹去我記憶中那些值得欣慰的回憶。
自卑之路不僅一條,卻都和每天糾纏不清的食物需求有關。我眼前浮現自己還是小男孩時的身影,我將那瓶胡桃油帶回去給雜貨店的老闆,之前我花了五Õ 3;分錢請他裝滿。如果油沒有滿到瓶口,媽媽就會要我回去老闆那裡,要求再多添幾滴。這就是窮人為了填飽肚子所做的奮鬥,一場永無止盡且充滿羞辱的奮鬥。
後來,換成必須把太硬的馬肉拿回去給肉舖老闆,因為我七歲時又找到另一份工作:幫肉舖老闆娘瑪莉‧露意絲跑腿購物,而她則每天給我價值兩法郎的馬肉做為酬勞。媽媽要求這塊肉必須新鮮、柔嫩,所以當我帶回家的肉太老太硬時,她會毫不遲疑地要我折回肉舖,去替家裡爭取品質最好的馬肉。
為了洗刷深沉的自卑,我們是強悍的,我總是不自覺地以拳腳來減輕負擔家計的重擔。還記得六歲時,我就曾在矮樹叢裡以拳腳壓倒過一個小對手。
當媽媽到幼稚園去找修女,問她我可不可以上小學時,修女回答道:「當然,帶他去上小學吧!這裡沒有一個小朋友沒被他打過的。」
就這樣,打從幼兒時期開始,金錢的匱乏、自卑與暴力早已連結在一起。
我不記得放學回家時看過母親的笑臉。她被父親遺棄在法國,含辛茹苦,獨自扶養四個孩子。而父親卻一直音信全無,尤其是他該寄回家的錢遲遲沒有下落,家裡卻有瓦斯費要付、冬天的煤炭要買、廚房的鍋子該換…
家裡一年到頭都很冷,我們住的是以前的打鐵鋪,到處都是穿堂風。風從門縫下方、從牆板的空隙鑽進來,其中的一面牆板是由包裝紙糊在木箱上做成的,當牆紙破裂時,風就猛烈地抽打在我們身上。
家裡之所以冷,也因為我們的公寓每一戶人家的煙囪通風管都相通,這個通風管經常堵塞,每次我們家生火時,樓上那個裁縫師的女兒德蕾莎,就會怒氣沖沖地下來罵我媽媽,因為他們家會因此而煙霧瀰漫。為了不招惹是非,媽媽只好把火爐裡那些我們從瓦斯工廠的廢料堆裡找到的煤炭拿出來。那些我們辛辛苦苦撿來的煤炭,不但沒有幫我們抵擋屋裡的寒氣,反而讓我們感到更加寒冷。
如何解釋我母親這種消極的態度呢?今天,我在各地遇到的許多貧窮母親身上,也發現同樣的態度。她擔心與鄰居交惡,這憂慮可能來自於疲憊,但更可能是因為恐懼。母親自知身為移民需要更加謹慎,她一直害怕別人會將她遣返回她的祖國西班牙,怕警察會以莫須有的理由將我們抓走,一如那些緊急收容營區裡的母親們,總是害怕有人會來傷害他們。
那個裁縫師的女兒德蕾莎,常因生火的事來找母親的麻煩,有一天,我忍不住拿起火鉗對著她揮舞吼叫,那時我還很小。我已經忘記當時在憤怒中對她說了什麼,但從那次之後,我們家那可憐的爐火得以在殘破的爐灶上繼續燃燒,為了修補爐灶,我們得不斷地到附近的牧場去撿拾黏土。
我母親經常向旁人抱怨一切讓她苦惱的事,抱怨我給她添的煩惱,抱怨我落後的成績,還有我尿床的事。這又是我背負的另一項恥辱,因為整個社區的人都知道這些事。窮人不會遮掩他們的傷口,他們沒有多餘的力氣去掩飾那些令他們精疲力竭的困境。 不過,我能夠順利參加小學畢業資格考,全都得歸功於我的母親。在這所獨立招生的天主教學校,我們是少數幾位沒有支付學費的學生,我們一直都是班上成績最差的孩子。也因此,在畢業考時,校長不願冒險幫我報名,之前他也沒替我大哥報名,那時母親並沒有任何怨言。但是輪到我時,她不再甘心屈服,她知道我不笨,她知道我身上背負太多責任、太多痛苦,也遭受太多不公正的對待。慈善救濟一直是以施捨的態度送到我們身上,它從不被視為我們應有的權利。也因此,不義成了我們的家常便飯,母親不願意在我身上多加一樁。是她幫我報名畢業考的。
直到今天,我才體會到母親為了保護她的孩子們飽嚐憤慨,需要多少勇氣面對。當堂區善會的女施主計劃將我送到歐特耶(Auteuil)的孤兒院去時,母親再一次頑強地保護我,她緊靠著牆,將我藏在她身後,不讓我被帶走。這計畫表面上看起來是合情合理的,但對於出身貧窮的兒童及他們的母親而言,讓自己的小孩脫離家庭被別人撫養是多麼大的羞辱。
我清楚地見識到母親這次爆發的尊嚴,她拒絕了女施主的好意,她寧願放棄堂區善會的救濟。
事實上,我們早已脫離了其他人的生活圈,我們太窮了,是被社區摒棄在外的一群,其他人和我們接觸不是基於友誼,而是出自救濟。
我們不是社區裡唯一的窮人,我還記得那個經常醉倒的母親和她的私生子。傍晚回到家時,他經常發現自己的母親醉倒在廚房,他會把她拖到床上,幫她蓋好被子。有時他會到我們家來,母親會讓他與我們同坐,和我們一起分享麵包和熱湯。
還有那個被稱為巫婆的老太太,她不肯讓狗兒在她的窗前停留。我們這些孩子卻總是把她家的牆面當成撒尿處,她常為此痛罵我們。其實我們很喜歡她,所以才會故意逗弄她,我們就不會故意去惹火屠夫黑帝,或是木匠西斯;他們是社區的頭頭,不屬於我們這個世界。
有一天,人們發現巫婆餓死在自己的破屋裡面,長達十五天的時間,都沒人詢問她出了什麼事。那天傍晚,母親哭了,因為這事也可能發生在我們身上,她說:「誰會在乎我們呢?有一天我死了也不會有人關心。」
我是否從母親那裡學會奮鬥?不是為了洗刷自己所受的屈辱,而是為了讓一群被排斥的子民獲得自由。
有一天,一個名叫西賽(Siché)的男孩,一個學校裡身材最壯碩的學生之一,他在狂怒中痛打一個遠比他瘦弱的小朋友,他把他ű 4;到廁所的牆角,對他拳打腳踢。當時我到底怎麼了?我見狀立刻向前撲去,換成我對他拳打腳踢,我甚至猛抓他的臉,直到老師趕過來,用力把我從他身上扳開。
為什麼我要這麼做?那個瘦弱的小男孩和我有什麼關係?為什麼我要為他打架?然而,深植在我記憶中的卻不是我所受的懲罰,而是他。當時我被學校退學,但打架之後發生什麼事,我幾乎都記不得了。留在我腦海中的,是這個弱小的男孩,被一個比他強壯好幾倍的西賽欺負。對我來說,那是個轉捩點,是一場奮鬥的起點,在這場奮鬥中,我可能會失敗,但固執如我,會一輩子堅守到底。
但是,要成為被排斥者的鬥士並不容易,因為我們之所以要成為鬥士,不是為了分散四處的個體,不是為了這邊一個酗酒的母親,那邊一個被視為巫婆的老太太,或是一個弱小的孩子。我必須在人群中認識他們,必須體認到自己屬於這群子民,必須在成年後,在我們城市周圍垃圾場周邊的社區那些男孩身上認出自己,從那些沒有工作的年輕人憤怒的哭泣中認出自己。他們繼續生活在我童年的赤貧中,他們告訴我,一群衣衫襤褸的子民持續存在著。
我們有能力終結這個持續存在的赤貧,如果我們願意伸出援手,明天,赤貧將不復存在。如果我們願意幫助這些年輕人,讓他們意識到自己不是零星散落各處的個體,而是一群子民;如果我們願意幫助他們,將他們的暴力轉換為目標清楚的奮鬥,協助他們以愛、希望和知識為後盾,如此才能終結無知、飢餓、施捨,以及被社會排斥所帶給他們的羞辱與痛苦。
這將不僅僅是政府的事,也是那些願意與被排斥者並肩同行者的事,他們願意將自己的生活與赤貧者連結在一起,有時甚至放下一切,只為分擔赤貧者的命運。
出處:《親吻窮人:若瑟神父與第四世界運動》,心靈工坊出版社,頁48-57
一段珍貴的歷史(Une histoire précieuse)
如何走進地第四世界的歷史核心? 若瑟.赫忍斯基直接向一群朋友要求分擔責任, 這些朋友來自非洲, 1981年他們聚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第四世界組織總部, 他們在自己的國家為最貧窮的族群投身, 同時也是第四世界的通訊會員。
演說大綱
•和我們所敬重的賓客分享我們最珍貴的東西
•一段誕生於孤單與痛苦中的歷史
•赤貧者被排斥的事實彰顯出來
•獻出自己的生命,向他人證明他也能,他也是共同負責人
•最貧窮的人是我們的導師
•“在我們的歷史中尋找”
•為理解而寫
•交付一個秘密,意即分享一份責任
一段珍貴的歷史
1981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及第四世界運動總部,若瑟‧赫忍斯基向一群來自非洲的朋友分享第四世界運動的歷史。
過世前對志願者的錄音談話
(La lettre cassette)
Cassette du Père Joseph adressée au Volontariat, de l’Hôpital Foch, le 8 février 1988, à la veille de (…) 继续阅读
對全民的呼籲
若瑟.赫忍斯基對全民的呼籲
Appel à la solidarité
編按 :1977年11月17日,第四世界運動二十周年慶,創立人若瑟神父在巴黎向政府、盟友、志願者和赤貧家庭代表(活水成員)發出團結關懷的呼籲。
對政府的呼籲:
我首先轉向政府,因為政府的首要使命是推動一個徹底摧毀赤貧的政治意願,也因為在二次大戰之後,公民慢慢將對抗赤貧的責任交給政府。這種卸下公民政治使命的風氣,也使得政府再一次將這個責任推給社會事務部獨自承擔,而社會事務部除了將赤貧的憂慮推託給基層社工外,他還可以做什麼?
公民拒絕對赤貧負責的結果是:處境最不利的赤貧同胞,在沒有任何其它援助的情況下,獨自面對公部門的社會福利單位。後者對這個沒有自衛能力的族群之生存握有驚人的權柄,因為最貧窮的族群既沒有發言權也沒有任何政治代表。
在法國,除了住宅部門外,政府的哪些成員曾公開聲明他們是極端貧窮現象的共同負責人,並表明自己願意與這個族群休戚與共?政府各部會的諮詢委員會也從不曾把第四世界當成議事的主題。
然而,今晚第四世界的家庭代表清清楚楚地告訴我們:這樣被漠視、封鎖在社會的邊緣,看到自己的貧窮被單一的行政組織在管理,而非透過所有人的共識與合作來脫離,是多麼難以忍受及不正義的事。
在追憶這些事實之後,我們到底要跟政府呼籲些什麼?
我們首先要求國家的元首,法蘭西共和國的總統,公開承認他應該確保底層飽受排斥的公民的權益,他務必要開創至貧公民儘快獲取經濟、文化與政治自由的各種途徑,在其他公民的聲音都能被聽到的各個組織中,他應該特別留意最貧困的家庭是否也有代表出席。
我們還要跟政府要求些什麼?為了讓這份責任能在最適合的情況下被承擔下來,我們要求元首在總統府指定一個代表,負責持續地追蹤及評估在法國的民主體制內,「根除極端貧窮與社會性排斥」五年計劃的制訂與執行情況。
今天晚上我們不會進入法案要求、法令實施細節及特殊章程條例的討論,第四世界運動自創立以來,就一直不斷地以赤貧家庭真實的生命經驗為論證,發展並提出法律的草案。今晚我們要堅持的是一種諮詢的精神與實踐,第四世界運動一直表明他隨時準備好要分享他的經驗與知識;透過這樣的諮詢與對話,極端貧窮的惡性循環才有可能被打破。
我們最後要向政府要求的是:肯定且大大地鼓勵民間對抗極端貧窮的各種創舉,並提供非政府組織各種行動所需的經費。
支持公民創造的自由就是刺激公部門,並保證公家機構革新的能力;這也是確保政府塑造民主新模式的方法,這個新型的民主無法忍受沒有政治力量的少數被迫處於沉默及赤貧中。
我為你們做見證(Je témoigne de vous)
若瑟.赫忍斯基 1987年10月17日于巴黎自由人權廣場
http://www.joseph-wresinski.org/fr/wp-content/uploads/sites/2/2016/10/Je_temoigne_de_vous_17.mp3
千千萬萬個孩子、母親及父親們,
你們因著赤貧及饑餓而死亡,
而我們是你們的繼承者。
你們曾經真實地存在過,
今天在這自由人權廣場上,
我並非來追念你們的死亡,
而是為你們的生命做見證。
我為你們做見證:
母親們,
你們的孩子被迫生活在赤貧中,
他們被這個世界視為多餘。
我為你們的孩子做見證:
他們被饑餓的痛苦所扭曲,
失去了笑容,
卻仍然願意愛。
我為千千萬萬個年輕人做見證:
他們失去了相信和存在的理由,
卻仍然在這個冷漠的世界
茫然地尋找未來。
我為你們做見證:
為你們,每個時代的窮人,
一直到今天仍然窮困的人,
你們被迫走上顛沛的路途,
從一個地方逃往另一個地方,飽受輕視和羞辱。
你們勞動,卻無一技之長,
不斷地被過重的負荷所壓垮,
你們的雙手,到如今,
已不堪任何負擔。
千千萬萬個男人、女人及孩子們,
你們的心在巨大的痛苦中,
仍然為了奮鬥而強烈地搏動著,
你們的精神反抗著那強加在你們身上的不義,
你們的勇氣要求被尊重的權利。
我為你們做見證:
孩子們、女人及男人們,
你們不願意抱怨和詛咒,
卻仍然祈禱、相愛、工作、團結,
為能建立一個彼此關懷的世界、我們的世界,
在那裡,
所有的人在死亡之前
都可以把自己的最好奉獻出來。
我為你們做見證:
男人、女人及孩子們,
從今以後,
你們的名子已被心、手及工具,
印刻在自由人權廣場的石碑上。
我為你們做見證,
希望人類終能掌握生存的緣由,
且永遠地拒絕命定的赤貧。